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南京
性别:先生
最后登录:2011-06-26
http://air007.5d.cn/
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谁若要阻碍我的自由,决不与它妥协!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6/02/23 | 《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与营养补充》有感
类别(BLOG)
|
评论
(4)
|
阅读(710)
|
发表于 14:36
近年来,发现有个词很吃"香",是什么呢?
——"设计师",但有多少人称得上设计师呢?
现在我们现在用广告大师伯恩巴克的定位法为他们定一下位吧!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电脑操作员(懂几个设计软件,能熟练把图像或图形移来移,就像"拼图工人")
二、设计员(开始有一点审美意识与观点,懂得借鉴他人好的图文设计元素,贯通入到自已的设计作品中来。)
三、设计师(审美意识到了一定的高度,在作品中不但能吸收他人优点基础上还能渗透入自己的创作的元素(图文)进去,使产品真正具有它独特的风格与生命力。)
好!如果你已经是一位设计师了,是不是时常碰到"断电"的情况,面对客户的项目无所适从,毫无头绪,找不到设计思路,如有上述症状,我们称之为设计思维"营养"不良症。(我想每个从事一维、二维、三维等设计工作的朋友都会碰到。)
为什么呢?那就是我们没有把设计融入到生活去。有一位设计大师说过一句话"设计源于生活",我想这句话是非常有哲理性的,意义非常大且深。仔细想想那些优秀的作品,哪件不是源自于作者对生活细心观察和体会。所以只有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因为懂得生活的,才会深切感受到生活的细节。每个细节都是靠你不断地去体验和观察得来的,例如平常逛街,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街上,就会发现很多流行时尚元素,前段时间的气氛热烈传统的中国结、颓唐前卫的银白色发型、自然粗犷的军队风格装饰品等等。假如你手上正好有客户要设计一张中餐厅的DM,你能第一时间感受到"中国结"的元素,并用之,那效果将事半功倍呀!
笔者有个客户是生产可调式玻璃百叶窗的,客户对自己的产品,从开发到设计都非常清楚,以前也设计不少东西,但都不理想,我看了他们的资料后,发现所有平面都没有把产品的特点和与众不同的地方表达出来。于是先到他们的产品陈列室去,发现所有产品,无论是拉珠式还是旋钮式,最大特点旋转功能是靠一个轴承在起作用,这个轴承就是能体现产品独创性和科技含量,用数码相机拍回来,输进电脑经过处理成抽象的矢量图形,加以引用,整个版面立刻溢满了原创味,产品的特点也得以表达,提案客户马上认同,达到了双赢效果。
刚才我们谈到生活与设计,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谈设计师的心态与惯性思维的问题吧!我们经常碰到很"刁"的客户,总是不能接受感到气愤,觉得客户无理取闹!其实不然,是站在自已角度不健康的心态与设计惯性思维在作怪!我们在以一种肤浅的知识性的势力眼在专业知识上瞧不起客户,这种状况非常普遍,非常糟糕,它障碍我们与客户的沟通,使我们变得目光短浅,自以为是。
客户也许全然不懂得如何判断方案和作品的好坏,但他们工作的范围和对自己产品市场的了解却比我们更广更深,(客户要投资和开发产品,没有深入研究,他们是不会冒然投资的),所以我们要先审核一下自己,我们对客户及产品品牌的人文地理的背景是否有充分了解,对客户所提供的资料分析的是否客观,对客户的想法与意图是否完全领悟,在这些基础上"取之精华,弃之糟粕"的去设计!才能真正摆好心态。
惯性思维是每个设计师经常犯的错误,我们必须面对它,别无选择,它给我们带来了经验与效率,也给我们带来了麻烦;它使我们创作能力下降,思维惰性,这两点是设计师最大的敌人,比如在设计一个收录机产品包装时,我们一般会用一些科技、宇宙、声波等元素去表现,没办法更深层次思考,如果我们用休闲家居生活图文作辅助元素,肯定又另有一番风格,不但体现产品的功能性又能传达增添生活情趣的优点。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别"穿新鞋走老路",不断地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多观察体会生活吸收一些新新时尚元素,才能在新的设计形势下,信手拈来,胸有成竹,肚里有墨,不至于思维"断电"。
接下来,我们就要谈成功设计师之所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思想)一个设计师的思想高度就决定他的设计水平,高阳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
里面的观点也很适合来衡量设计师,如果你有一流的眼光,你可以做一流的设计,如果你有二流的眼光,你只能做二流的设计,如果你只有三流的眼光,你只能做三流的设计。眼光的高低又取决于思想高度,思想要怎样才能够高?除了我们前面谈过的观点外,还要求设计师功在画外,也就是说设计师除了在本专业范围内不断加强和补充"营养"外,还要多接触一些与本专业无关的知识方能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眼光的设计师。
以上为《设计师的思维方式与营养补充》原文
————————————————————————————————————————————
这是一篇在外漂流很久的文章,作者的讯息已然不能觉察。文料有些陈,试想着作者,大概不是如我一般年岁的人了,但他所述的相关设计的理念及设计的思维方式,还是值得我们去引申学习的。
一开文,就有对做设计的人的分类,不言而喻,能称得上是设计师的做设计的人,还是很少的,哦不…应该说是称不上设计师的做设计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就如设计大师陈幼坚说的,很多人硬生生的被冠以了"设计师"的名衔,我很认同,我想更多的是自己加冕了吧。于是迫于一点点的羞耻之心,至今不敢确实自己是否到了设计师的层面。
再有,就是作者对客户的看法了,是我所不及的,他最大程度的发现到了客户的一个长处,也是我前些时日,好好体味了一把的。的确,他们在市场经验方面,是要比我们丰富、深厚得多,我们也的确应该去听取他们由此所得的一些在设计上的建议,但这并不意味着做设计的一定要被出钱的强奸啊!
虽然,这要比我上回阔论客户的不是,要来得坦然的多,理性的多,却高明不到哪去。我仍旧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我或许是有些自以为是,但我的目光却不短浅。因为你要相信,有些客户是没法沟通的,再是沟通,还是避免不了被强奸的结局,当然,我不排除还是有好的客户,反则,也是有差劲的设计人员。
我没法去改变客户,但可以不断的完善自身。路漫漫,其中过程很长,但只要有着一个理想,就有理由为之努力下去。一步一步,一步一步…
正如他最后强调的,设计师的眼光问题,这也是一步之始,我认为,你得首先学会欣赏。记得先前我的一个老师也是如是一般的说过:
你若不能分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你怎能设计出美的东西来?你若不能发现更美的东西,你怎么能在设计上有更大的提高?
这对我的影响很大,在我学习设计之初。我向来主观的认为,一个设计师,应该由如做文学的一般,要渊博,要有生活的积淀,才会有所成就吧。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341]
DESIGN
[112]
BLOG
[119]
PHOTO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