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此语出自于老子《道德经》。
原文:“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小者隐于野,独善其身;中者隐于市,全家保族;大者隐于朝,全身全家全社会。”老、庄哲学中早有混迹人间而心离世俗的思想,只是没说得那么明白。
西汉的东方朔作歌云:“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意思就比较明白了。
唐代白居易《中隐》诗的开头:“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于大小隐之外又提出了“中隐”。
隐,蔽也。指才不外露。
小隐隐其身,因为难隐其才;中隐可隐其才,难的是隐其志;大隐用才隐志,以求修心养身。
隐者所分境界本无高下,在乎个性。
无论隐的境界,其表征都应相同。
既然是隐居,所追求者就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实实在在,快快乐乐。
这份快乐,何来?三个字,不在意。
东方朔隐居于朝,喝酒吃肉,获娟换妻,朝堂小溺,都是因为他把朝庭不当一回事。
不在意,自然就可以挥一挥衣袖,潇洒自在。
但在如今这繁闹喧嚣的生活之中,要做到事事不在意,真是太难,太难,太难了……
PS:照片是在家自拍偶得。背景的山水是小凉的大伯送我们的,就挂在客厅的北墙上。